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(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,以下簡稱CBCL)是在眾多的兒童行為量表重用的較多的內容較全面的一種。主要用于家長對子女的評估,能夠發現不同性別、年齡段的不同行為問題。然后可以根據兒童表現出來的行為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。
Achenbach編制的兒童行為量表,又稱兒童行為清單(Child Behavior Check-list,CBCL);在眾多的兒童行為量表中,它的包涵面較廣,用得較廣泛。CBCL主要用于篩查兒童的社會能力和行為問題,有3種表格:即家長用、老師用和年長兒童自評的。隨著醫學模式向社會—心理—醫學模式的轉變,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已引起兒童教育、保健工作者的重視。隨著健康新概念的確定,兒童心理保健工作已在全國各大城市開展,在一些常見的體格偏離疾病逐漸減少的同時,一些兒童心理行為異常出現上升趨勢。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大多屬于發育上的偏異,據WHO估計,大約有20%的兒童在成年之前會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,國內有人使用中文版Achenhach兒童行為量表(CBCL)對兒童行為問題進行流行病調查,報道兒童行為問題的檢出率都>10%。研究發現,兒童行為問題不但直接影響兒童的學習、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,還可導致成人期社會適應不良、情緒障礙、藥物濫用、違法犯罪和精神疾病,因此預防和干預學前兒童行為問題的發生,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。如不及時干預,可能發展成為心理障礙或疾病 。了解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,對兒童進行心理行為調查,掌握兒童心理行為異?,F狀,及早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。CBCL檢查可早期發現問題,為行為兒科臨床診斷和早期干預提供客觀的依據。
兒童并非是縮小了的成人,兒童的心理發展即有階段性又有連續性,必須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兒童的行為問題,在研究兒童的行為問題時,不僅要考慮兒童的社會文化背景,而且還要顧及他的發展年齡。這是因為兒童在不同的年齡表現不同的行為。
該表所測查的社會能力主要包含兒童的體育運動能力、社會交往情況和在校學習狀況;行為問題包括的因子范圍較廣,有抑郁、交往不良、強迫傾向、社會交往退縮、多動等等。不同年齡和性別的兒童在因子的數量和名稱上有所不同。
|